在开展 LWG 认证前,贸易商需先明确自身是否属于适用范畴。根据标准,“贸易商” 指采购或加工腌制皮、半加工皮、成品皮等后转售的组织,无论是否进行分级、分割等轻微加工,均需纳入审核;但生皮(鲜皮、盐腌皮等未加工皮)贸易商除外。其中,“代理贸易商” 是特殊群体,材料不进自有仓库、直接从生产商转运至客户,需额外提供直运证明与供应商合法运营文件,这一身份界定直接影响审核材料准备方向。
同时,几个核心定义是认证的 “基础语言”,必须准确理解。比如 “物理隔离”,标准明确要求用墙体、带锁固定铁丝网等非临时屏障分隔 LWG 认证与非认证材料,严禁地面划线、可移动挡板等临时措施,若隔离不达标,贸易商直接失去评分资格;“可追溯性” 并非仅靠文档记录,需结合物理标记与编码体系,实现至屠宰场、屠宰场组或地理区域的溯源,仅文档追溯不被认可;“采购转移价值” 则聚焦材料来源合法性,尤其针对环境敏感区域材料,直接关联审计总分,成品皮贸易商虽不适用,但其他类型贸易商需通过第三方报告等证明材料来源合规。
审核前准备的充分性直接决定审计效率,贸易商需按 “供需信息、合规溯源、其他材料” 三类整理,且需严格遵守提交时限与形式要求。
供需信息材料中,LWG 认证供应商与会员客户名单需单独提交,审计员仅核实不对外披露,贸易商无需担心信息泄露;近 12 个月交易数据需按材料类型(分割皮、头层皮等)统计采购量、销售量、库存,单位统一为公斤或平方米,且数据截止日距审计启动日不超过 2 个月(如 6 月审计需含 4-5 月数据),数据不完整或单位混乱会影响核查进度;向 LWG 客户确认材料需求的书面记录(如邮件、回复函)至关重要,未确认将按每类材料扣 20 分,直接影响最终评分。
合规与溯源材料是 “环保合规” 的核心证明。经营许可证需提供复印件并加盖公章,若无需某类许可(如无取水行为),需出具官方 “无需许可” 证明,不可空白遗漏;废物处理单位资质需包含公司注册号、处置许可证号及到期日,避免因合作方资质失效导致自身审核失败;溯源文件需区分来源地,巴西 / 巴拉圭材料需 “无毁林、无侵占原住民土地” 双证明,其他国家材料需供应商经纬度及采集半径说明,代理贸易商还需额外准备近 3 个月直运单据。
其他材料中,工厂平面图需清晰标注存储区、隔离设施、危废存储间等关键区域,便于审计员现场核对;材料物理标记样本(如制革厂印章)与《可追溯性管理流程》需配套,流程中需明确编码解读规则与记录保存要求,确保溯源体系可落地。所有电子版材料需在审计前至少 2 周通过 LWG 指定平台提交,纸质材料现场核对,巴西 / 巴拉圭材料的专项证明需提前准备,避免延误审计。
现场审计需 1-2 个工作日完成,所有模块均需通过方可 “审核通过”,其中材料数据、可追溯性是核心评分模块,需重点关注。
声明模块是 “一票否决” 项,贸易商需承诺提供完整供需信息、确认客户材料需求,且高级管理人员需参与开场会议并知晓数据造假后果,三项均需勾选 “是”,否则审计直接不通过,数据造假者还将面临 2 年内无重审资格的处罚。
材料数据模块是评分核心,包含隔离判定、供需核实、量平衡、包装单据区分四部分。隔离判定是评分前提,未达 “固定屏障” 要求则无评分资格;供需核实需满足 “数量 + 重量 + 回复率” 三重标准,如供应商需联系至少 50%(最多 10 家)或至少 5 家(不足 5 家全联),核实采购量≥总采购量 50%,且联系对象中至少 50% 回复确认,未达标则 “自动不通过”;量平衡需满足 “期初库存 + 进料量 = 期末库存 + 出厂量 + 废料量”,数据不匹配需提供合理解释;包装与单据需明确区分 LWG 与非 LWG 材料,如 LWG 材料包装印 “LWG Certified Material” 蓝色标识,随货单据标 “LWG Origin” 并关联证书编号,未区分需整改,整改不达标则评分不合格。
该模块评分仅针对 LWG 认证材料,按 “材料来源 + 物理标记状态” 加权计算,如 LWG 金牌供应商材料若有制革厂标记,每 1% 采购占比得 1.0 分,无标记则得 0.9 分,总分≥0.6 为 “评分合格”,未确认客户需求还需按类扣 20 分,贸易商需提前规划采购结构与标记管理。
可追溯性模块需按 “物理标记>文档>群体>区域” 的优先级实现溯源。物理标记追溯需含 “制革厂编码 + 屠宰场编码”,台账关联屠宰场信息;文档追溯需完整来源证明;群体追溯需供应商溯源文件与屠宰场组名单;区域追溯需供应商经纬度与采集半径说明。巴西 / 巴拉圭材料需额外提供专项证明,且合规证据有优先级(如巴西 IBAMA 报告系数 1.0,简单声明系数 0.5)。溯源得分按 “加权追溯得分 × 采购转移价值” 计算,满分 50 分,≥30 分为 “溯源通过”,采购转移价值≥0.8 为 “溯源合格”,两项不达标均需补充证明。
此外,经营许可证模块需核实许可证有效性与经营范围匹配度,如取水许可的取水量、排水许可的污染物限值需与实际一致,无法提供合规证明(如近 12 个月环保检测报告)则 “自动不通过”;废物管理模块需确认处理单位资质与转移联单完整性,危险废物储存需满足 “标记、隔离、密封、应急工具” 四要求,非法处置危险废物将直接不通过。
审计结果分 “通过” 与 “自动不通过” 两类。“通过” 需所有模块达标,授予 “LWG 认证贸易商” 资质,有效期 12 个月,信息公示于 LWG 官网;“自动不通过” 需整改后重新申请,整改周期不超过 3 个月,数据造假者 2 年内禁止重审。
贸易商对结果有异议可在 15 个工作日内提交申诉材料(含问题说明、整改证据、第三方证明),LWG 将在 30 个工作日内复核,复核结果为最终结论。
认证后管理是 “持续合规” 的关键。贸易商需在 7 个工作日内报告环保处罚、许可证过期等违规情况,未报告将被收回资质;30 日内更新供应商 / 客户名单、许可证等变更信息,隔离设施改造需提供照片与验收报告;有效期满前 2 个月申请复核,新增巴西 / 巴拉圭材料贸易需补充专项证明,确保资质持续有效。
结合标准要求,贸易商可从三方面准备:一是提前梳理业务模式,确认是否为 “代理贸易商”,明确需额外准备的材料;二是搭建 “隔离 + 标记 + 溯源” 体系,按 “固定屏障” 要求改造存储区,与供应商约定物理标记规则,建立编码溯源台账,重点关注巴西 / 巴拉圭材料的专项证明;三是规范数据管理,定期核对交易数据确保量平衡,提前与供应商 / 客户沟通审计配合事宜,避免因回复率不达标失败。同时,认证后需建立信息更新与违规报告机制,确保持续合规,真正通过 LWG 认证实现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目标。